发布时间:2020-09-27点击次数:919
高考冲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少,想要高考有个好成绩,复习还是要抓紧,在这里也不啰嗦了,直接干货。
一、复习方法
1.限时训练,熟练流程,总结错题。
在最后冲刺阶段,每周除了学校的常规作业和练习测试外,最好还能训练一套难度中等的理综题试题,作答时间尽量与高考相近。物理选择题答题时间大约为20分钟,一般总时间应该控制在55分钟到6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对于没有明显偏科现象的同学,一般建议按照卷面顺序答题即可。最终,要明确在按照自己的答题顺序的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限时训练时要关注这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否每次都能按时完成,发现有问题时要进行分析。每次练习过后,出现的错题必须及时整理解决。有疑问一定要找同学、老师解决。利用好手中的错题本资源,及时填充更新错题本,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练习过程中“蒙”对的题,也要当作错题一样,整理总结。总结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理解运用方面的错误或者不熟练,这需要通过专项的练习去解决。另一方面是一些审题或运算上的错误,一定要从习惯上入手,改变做题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如不画受力分析、题干中条件不标到图上等等。
2.精练高考真题,熟悉命题方式。2020年虽然没有《考试大纲》,但是处于新旧高考过渡时期,命题的模式应该是以保持稳定为主。考前最少要将近三年(2017、2018、2019年)的高考全国卷Ⅰ、Ⅱ、Ⅲ和海南卷(海南卷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重新做一遍。高考题的命题形式,与很多模拟题的风格还是有所区别的,此外,通过这个过程,也能再次明确高考题要求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3.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扫除盲区。近年来的高考中,很多试题还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现象,甚至是以教材的很多情景为背景命制的试题。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自感与互感、涡流等等概念及情景。回归教材过程中,要复习正文中的一些典型且较复杂的模型,比如回声测速的方法、电子感应加速器等等,还要将一些典型的课后题重新做一遍。
二、复习重点
1.关注时事,关注物理与实际结合的试题。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要关注重大的科技事件,如2020年3月9日,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第54颗卫星发射,2020年6月,最后一颗也就是第55颗北斗卫星即将发射,中国北斗卫星组网将全面完成,其中涉及地球同步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轨道卫星等概念与万有引力的知识结合的问题值得关注。
2.总结常规难点的常见题型。高考物理多选题及计算第25题等区分度较大的试题的考查集中在电磁感应、电场、磁场、电磁场、动力学综合以及功能与动量综合这几大知识板块中。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这些考点的常规题型。例如电磁感应单杆切割问题中最大速度的求解、生热的求解、感应电量的求解、移动位移的求解等,电场中合成分解的应用、磁场中扩圆转圆的基本模型、动力学问题中板块问题的基本方程、功能与动量综合问题中动能定理的应用及不同碰撞的基本特征等等。
3.全面复习必备知识、关键能力。通过练习高考试题,明确每年高考的常规知识考点及能力考点。常规知识考点例如平衡、运动学基本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守恒、万有引力、电场中的基本概念,电偏转、磁偏转、变压器等等。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对应的常规方法,要进一步熟练,扫清漏洞。此外,对于3-5的近代物理的记忆性知识,在考前也要做全面复习,不留知识盲区。
4.选考部分要全面复习。近几年选考部分常有不常规考点出现,例如2020年全国卷Ⅱ3-3考查了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3-4考查了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等等,所以,对于选考部分,复习要全面,要细致复习教材上各部分的知识点,不能因为部分知识点在平时模拟不出现而淡化。
5.实验复习紧抓基本实验能力。实验部分的复习要注意基本实验能力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练习,例如纸带求速度加速度、力的图示的画法、描点作图求斜率截距、实物图与电路图的互相转化、仪器仪表的读数等等,对于这部分知识,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考生一定要自己做几次,这样考试中出现才会心里有底。此外,还要加强数学运算能力,对于题目中需要计算的问题,一定要自己运算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