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状元学校!

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20-12-23点击次数:923

  对于高三的文科生来说,对于政治的复习一刻都不能停止,那么高中政治必修四有哪些知识点呢?京太优状元学校为大家整理了一些。

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


  (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文科生如何学习政治?史上最强高考励志书《高考蝶变》教你怎样提高成绩,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政治重点知识点:思想方法与优状元意识


  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2)联系具客观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