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状元学校!

历史复习要注意五个隐形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1-06-15点击次数:923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


  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


  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


  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


  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


  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


  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


  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


  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


  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


  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


  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


  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


  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


  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


  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


  如某年高考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


  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


  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