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2点击次数:674
如今已到10月,很多学校高三一轮复习已经过半,但是不少学生仍然找不到复习的状态,学习没有紧迫感,导致成绩迟迟提高不上去。
对于以上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走进了一轮复习的误区。今天王老师帮助大家把这些误区找出来,逐一分析,帮助同学们走出误区,提高成绩。
误区一:课上听懂=学会
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上课的时候都听懂了,但是一到做题或者考试就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在课堂上听懂,并不代表你已经学会了。能够听懂,表示你能接受这个知识,但是并不代表这个知识已经成为你自己的了。
建议同学们在课下进行总结,抛开所有课本、笔记和辅导书,自己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进行针对性查缺补漏,这样才能彻底告别一定就懂、一做就蒙的情况。
误区二:做完题只对答案,不看解析
相信这样的雷区不少同学踩过,因为大家都觉得只要结果对了就万事大吉,其他的不重要。但是在一轮复习中,这可是禁忌!
没有反思,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没有举一反三,过分追求结果,不重视解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做题对提高成绩几乎不会有帮助,因为你还在自己的思维定式中,参考答案给的解析过程,可能会给你另一种思路,你做这道题需要10分钟,可能解析中给的思路只需要5分钟。
误区三:埋头题海战术,题做得越多越好
不少学生潜意识中认为习题多做多得,其实不然。反思一下,历届高三学子一年里要做多少题?有多少题目是白做的?同一题型做两遍、三遍可能能提高熟练程度,但是做到第10遍的时候除了训练计算能力,根本没有其他好处。
同事还要学会舍弃,偏题、难题、怪题,根据《高考大纲》可以看出,高考注重的是基础,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该放弃的要果断抛弃,要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