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8点击次数:743
6月7日,除上海以外,全国1000多万高考生如期进入高考考场,接受一次人生的重大检阅。这场考试,万家牵挂,举国瞩目,更倾注了千百种青春的酸甜苦辣。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无法否认高考对一个年轻人未来的重大意义,更无法忽视高考制度对国家举才取士、社会公平竞争的“压舱石”作用。
这届高考生并不容易。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时,他们才结束高中第一个学期的学习。过去三年,每当疫情袭来,学生校园生活都难免被按下“暂停键”。而在今天迈进考场前,仍有一些考生正在接受隔离,为了保障涉疫考生的权益,实现“应考尽考”,相关地方已启用了封管控区专门考点,为突发情况准备了充分预案。
疫情的冲击,不仅体现在短暂的考试本身,也关系到考生的心态与成长。有人担心,这届高考生与同学相处的时间更短,以至于消淡了宝贵的青春情谊;长时间的网课,师生之间没有那么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老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耳提面命”。这些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并非必然发生,线下交流的时光更短暂,才让人更加珍惜。也有不止一位老师提到,在线网课的缺憾,让他们更加重视备课,上课信息密度更高了,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也更愿意在网课平台发言。
回想起来,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在准备高考的日子里,总有一点语无伦次,总有一些兵荒马乱。但考试就是这样,它从来不会无原则地等待和延迟,终考铃声响起,所有人都要停笔。这既是青春的规则,更是社会的法则,或许也正是给走向成人的毕业生所上的“最后一课”。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了、尽力了,而且这些努力的结果不被辜负、得到善待。
今年是恢复高考45年。当年,历经动荡岁月,怀着未知、忐忑、期待走进考场的考生,如今绝大多数已退休。在过去的45年里,不同代际的考生,怀揣不同心情在答卷上奋笔疾书,但他们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是一致的。高考让人看到奋斗的希望,见证公平的基础,直到如今,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对高考葆有极大的热情与关注,这与高考制度创造的社会流动性和个人可能性直接相关。
因此,做好高考保障工作,实现“应考尽考”“一个不落”,正是基于人们对奋斗精神、公平公正的信仰。对这几年保障高考的相关部门来说,任务更加繁重,需要处理的突发情况更加复杂,需要倍加用心、努力、灵活地答好这张“考卷”。不让一个考生因为疫情而“掉队”,每个参与高考组织工作的人员,都要读懂这份郑重承诺的含义。
当考生离开高考考场,一张更长的人生答卷徐徐展开。就此而言,高考仅仅是这张答卷的起点,正确看待高考的结果,也是答好人生试卷的一部分。尽管多年以后,很多人回想起这场考试,依然刻骨铭心,记得许多细节,但如今早已不是“一考定终身”的时代,考试成绩不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依据。离开了高考考场,人生还有很多的丰富多彩,等待你去探索、去创造、去实现。
特殊时期的考试,给这届考生带来非比寻常的考验和锻炼。这种经历当然是弥足珍贵的,但我们仍然希望,未来的考生能走出疫情的阴霾,尽可能过上正常而不被打断的校园生活。毕竟,除了完成高考这项“人生大事”,属于青春的内容还有很多。这群年轻人今天走上考场,正是为了不错过属于青春的一切,追求未来千姿百态的人生。